发布时间:2021-09-27 浏览次数:2540
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了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崛起。这些新兴技术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全新的蓝图。近年来,5G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业内谈论最多的话题。然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的各种新兴技术在全球制造业的应用仍然滞后。据捷普了解,超过70%的制造企业在这一领域仍未取得重大进展。
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工厂运营效率、供应链和商业模式、最大限度降低运营成本、获取利润、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成为国际厂商的共同目标。然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制造商不仅需要布局制造布局,还需要引进和应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技术成果。随着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物流行业受到冲击,全球供应链遭遇动荡,很多行业被迫停产。然而,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仍有企业渴望成功,渴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许多企业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制造和管理策略。一些国际厂商率先采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在行业示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少数具有前瞻性的厂商实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通过提高工厂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在这些国际厂商采用的技术中,人工智能、3D打印、工业物联网是最受关注的技术,正在迅速改变制造业格局,有望演变为企业投资的源动力。人工智能通过给机器编程来复制人类的思维和模拟人类的行为,从而使机器更加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依赖于大量的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包括供应商、客户、趋势预测指标、人口来源和更广泛的经济指标。基于这些可变数据的支持,制造商可以更有效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和外部干扰。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农业、通信、医疗、交通、航空、金融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在中国,人工智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在关键技术方面,国内机器翻译、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紧跟世界前沿,而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发展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基于物联网的数据感知能力和从云到终端的智能计算能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在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工智能技术正从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渗透到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自动光学检测(AOI)。与传统的人工检测相比,AOI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而且减少了人为失误的发生,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相信大家对工业物联网(IIoT)已经很熟悉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教育的加强,工业物联网不再只发生在某个行业的局部地区,而是可以大规模地普及到生产线上。比如汽车厂商可以直接监控库存、产能、性能检测等。通过工业物联网,和设备制造商可以检测工具使用了多少次,零件是如何分配的等。通过工业物联网的高精度传感器。
早在2018年,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就将物联网(loT)提升至第五大战略,与电商、金融同高。其菜鸟网也公布了一款产品——,很可能改写物流园区的形态。它是全球首个基于物流物联网(IoT)的“未来园区”。这是这一前沿技术在全球物流领域的首次大规模应用。通过在各种物理设备上安装传感器进行互联,并允许每个摄像头在云外进行边缘计算,整个“未来公园”可以在天猫618繁忙的场景中自由调度。
目前,工业物联网等各种工具与移动、社交举措的融合,仍是推动供应链整体提升的首要目标。预计到2025年,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773亿美元增长到1106亿美元。鉴于此,73%的制造商计划在未来一年增加智能工厂技术的支出。目前,工业物联网传感器每天至少为每个工厂产生14.4亿个数据点。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的融合,对于提高运营效率和生产力,通过数字化转型措施加快发展,促进人才库的长期提升都非常重要。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