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动态 / 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2-09-17 浏览次数:1744

    在中国从传统农业国进入新兴工业国的过程中,农民数量不断减少,但绝对值仍然很高,农业人口数量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 据不同统计,农村户籍人口约9亿人,跨越城乡工作生活的农民约6亿人,实际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农民也至少超过3亿人。 农村问题复杂而沉重,是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活在城市的居民难以想象,我国国土面积的94.7%属于农村,其中包括约54万个村庄和3万个乡镇。 中国城市发展有其内在道路,但农村发展因存在城乡差异、地区差异、东西部差异、观念差异等因素而呈现出无一定规律的特点。 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繁杂性,还不到可以引出几个词来定义的程度,但目标很明确,农村要取得更大的发展,消除这些差异,就必须按照发达国家农村的标准来振兴中国农村。 这个任务很困难,但现在开始着手还不晚。

 


    中国实现到2020年底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目标,经过8年奋斗,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共计约亿人成功摘帽。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扶贫事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脱贫攻坚等于为农村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与村里的公路、电视、宽带等项目一样,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完善的环境,下一步农村发展必须靠农村的内生动力来推动如何激发和生长这种内生动力,使其具有引领和引领作用,发挥示范效应,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大课题。


    当绝对贫困从中国大地上消失后,当前农村的主要需求不是生存,而是发展,即从讨饭阶段过渡到更好地谋生活阶段。 中国城市居民和企业对农村的援助,长期停留在捐款的阶段,不用的衣服都捐了,受灾地捐了钱。 但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旧衣越来越难捐,企业的捐款越来越难治时,不是人心变了,不是形势变了,而是一些事情的内在逻辑变了。 中国农村满足了全国日常生活的需要,中国农村也有比较巨大的经营资产和非经营资产。 中国农村缺的可能不是钱和衣服,而是能引导农民取得更大发展的人。

 

 

    农村与城市发展落后相比,都是不同的两个字。 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由于信息差异、经营差异、观念差异,农村社区居民不能清醒地参与市场、融入市场。 尽管农产品土地购买价格与终端销售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即便如此,中间商也难免要冒很大的商业风险,最终陷入要么出手要么不出手的窘境。 属于工业化时代的市场经济与农业时代沉淀下来的小农经济之间,有许多逻辑相反,但这种差异却鲜为人知,甚至被拒绝理解。 虽然很多农民从村子里出来打工买房落户后,就不再回村了,但在中国的农村,需要真正有很多学识有识、了解城乡经济体系异同的人来发挥作用,这在本质上也是消除差异的解决方案。